产教融合辟新路 校企协同育人才

东方资讯   2023-08-25 20:23:11

产教融合辟新路 校企协同育人才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纪略


【资料图】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度重视食品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有机融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学校大力实施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食品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

构建“三课程、四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利用中心与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三课程、四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三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产业化课程,“四层次”指创新实践、产业体验、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大赛四个层次。课程体系中专门开设了2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了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设计了包括通用类、鸡肉加工类、猪肉加工类等六大类132学时的企业培训课程。创立了由基本技能训练、实习实训、强化技能训练和科技创新活动构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每学年开展创业者论坛8—10次,产业化课程专题讲座、创业培训和科创训练20次,企业培训课程7门。

构筑“多元培养、三维融通、全程协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总结长期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以高校、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培养、三维融通、全程协同”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多元培养”是指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工程创新类、工程应用类和工程设计类等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三维融通”是指课内课外融通、校内校外融通、线上线下融通,“全程协同”是指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和管理机制协同。形成了校企混合“双授”教学新模式,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

与企业联合开办“卓越班”,创建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负责完成前3年的理论教学及专业基础训练,企业负责最后1年的实训(实习)及“卓越班”学生4年的学费,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效果;企业每年设立10万元奖学金,奖励20名品学兼优的本科生。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管理运行、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新机制

成立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工作小组、校外实践创新工作小组。制定了“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协同育人联动执行机制,校企共建课程团队,实施“双导师制”,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培养方案修订、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实践环节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创新创业训练指导等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由人才培养过程、资源、绩效和质量反馈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持续改进机制。

创建“三位一体”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创新平台

有机融合示范中心、实训基地、科研机构、孵化器和大型企业等多方资源,建立了由创新实验、产业体验和创业孵化3个子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创新平台。与知名企业共建实践创新平台、共筑创新培养基地、共克行业领域的技术难关,为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成效

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有效解决了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与产业需求脱节、实践创新资源有限等问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双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专业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分别位列全国第9名、第8名、第2名;获批河南省首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各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学团队获评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了国家教育部门虚拟教研室分中心2个。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发表教研论文65篇。

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各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2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奖励54项。

(康怀彬 古绍彬 王耀 焦昆鹏)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