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字疗法企业脑动极光拟港股IPO近两年亏近13亿市场仍处萌芽期
脑动极光冲击国内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第一股,细分赛道前景如何?终端临床接受度较低,公司业务面临哪些挑战?
8月8日,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及浦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资料图片)
据招股书披露,脑动极光是国内首家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疾病(主要集中于因神经领域缺陷而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
以2022年收入计算,脑洞极光在中国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及最高的商业化收入。
截至目前,公司产品管线涵盖由血管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儿童发育缺陷等诱发的广泛的认知障碍的测评和干预,系统已被纳入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脑动极光方面透露称,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的研发活动、更多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及销售拓展;加强AI及相关技术的能力;加快现有产品的商业化及发展更多的脑科学及数字疗法研究中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全球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42亿美元,2030年将增至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5.5%及10.7%。
其中,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2022年的规模达到1.4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19.52亿元,2030年将增至95.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35.5%及37.4%。
财报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3月,公司营收分别约为230万元、1129万元、1056万元;同期亏损则分别达6.98亿元、5.02亿元、0.95亿元,合计亏损近13亿元。
脑动极光提示称,除目前已商业化的8种适应症外,公司仍有21种认知障碍适应症处于商业化开发中,公司未来增长也将取决于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并将对公司业务和财务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公司产品的实际销售经验有限,也是未来公司业务需要面对的潜在风险,2021-2022年及2023年前3个月公司总营收仅为约2415万元。
脑动极光还强调,由于数字疗法市场相对较新,尚未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或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